伯乐论坛网

搜索
查看: 157|回复: 0

关于山水画论(一)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5

帖子

6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6
发表于 2022-9-23 14:05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 源起:

  先从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山水画论:南朝宗炳《画山水序》说起。
  宗炳,字少文,南阳涅阳人,为南朝著名隐士画家。其高洁的隐逸人格,对后世山水画家影响很大。如元代画家倪瓒《顾仲贽见访》中有云:“一畦杞菊为供具,满壁江山作卧游。”
  宗炳的《画山水序》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篇关于山水画的论文,对盛唐以后逐渐形成的“画家十三科”中以山水打头儿的格局具有开启性的意义,为历代画论家所重视。
《画山水序》【原文】
  圣人含道暎物,贤者澄怀味像。至于山水,质有而灵趣,是以轩辕、尧、孔、广成、大隗、许由、孤竹之流,必有崆峒、具茨、藐姑、箕、首、大蒙之游焉。又称仁智之乐焉。
  夫圣人以神法道,而贤者通;山水以形媚道,而仁者乐。不亦几乎?
  余眷恋庐、衡,契阔荆、巫,不知老之将至。愧不能凝气怡身,伤砧石门之流,于是画象布色,构兹云岭。
  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,可意求于千载之下。旨微于言象之外者,可心取于书策之内。况乎身所盘桓,目所绸缭。以形写形,以色貌色也。
  且夫昆仑山之大,瞳子之小,迫目以寸,则其形莫睹,迥以数里,则可围于寸眸。诚由去之稍阔,则其见弥小。今张绢素以远暎,则昆、阆之形,可围于方寸之内。竖划三寸,当千仞之高;横墨数尺,体百里之迥。是以观画图者,徒患类之不巧,不以制小而累其似,此自然之势。如是,则嵩、华之秀,玄牝之灵,皆可得之于一图矣。
  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,类之成巧,则目亦同应,心亦俱会。应会感神,神超理得。虽复虚求幽岩。城能妙写,亦城尽矣。
  于是闲居理气,拂觞鸣琴,披图幽对,坐究四荒,不违天励之藂,独应无人之野。
  峰岫峣嶷,云林森眇。圣贤暎于绝代,万趣融其神思。余复何为哉,畅神而已。神之所畅,熟有先焉。
《画山水序》【译文】
  圣人以道心映照万物,贤者以虚怀体味万象。至于自然山水,既具形质,又有灵趣。因而黄帝、唐尧、孔子、广成子、大隗、许由、伯夷、叔齐这些古圣先贤,必然对崆峒山、具茨山、藐姑射山、箕山、首阳山、大蒙山这类名山胜地有过游览活动,这又叫“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”
  圣人用自己的神思效法“道”,贤者通过品味万物通达“道”。山水以美好的形质表征“道”,因而仁者乐于在山水中游玩。事实不就是这样吗?
  我眷恋着庐山、衡山,久违了荆山、巫山,不知不觉便到了老年。我自愧不能凝积精气、颐养身体,一想到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游历石门等地就感到伤心,于是画象、敷色,创作了这幅云岭山水图。
  古代圣贤体会过的神理(即“道”)失传于中古以前,千年之后我们经过努力探索可能会意求到;先贤领悟过的意旨虽然很难用语言、画象表达出来,但我们通过勤奋钻研仍能用心从文献中感受到。更何况,我们是亲自前往名山大川流连徘徊、反复观赏,进而以画笔传写山水本身的形质、色彩呢?
  昆仑山很大,而我们的眼睛很小。如果眼睛距离昆仑山太近,便会看不见昆仑山的整体轮廓、形状;如果远离数里,昆仑山的轮廓、形状就会尽收眼底。这实际上是因为距离物象越远,所看到的就越小、越完整。
  现在如果展开绢素绘写远山,那么高耸的昆仑山阆风便可以在眼前方寸大小的绢素上描绘出来。竖着画线三寸,表示有千仞之高;横着涂墨数尺,表示有百里之远。因而观画的人,只会担心画作不巧妙,不会担心因画幅太小而影响对画面形象真实感的体会,这是自然而然的。如此,嵩山、华山的秀美,天、地的灵趣,就都能在一幅画中得到展现。
  在山水画创作中,画家所绘物象既要与眼睛看到的自然物象一样,又要与自己内心对此物象的认识相契合。如果在此基础上,画家又将物象表现得很巧妙,那么观者在画中所看到的、领悟到的东西就会与画家一样。如果观者看到的、领悟到的与自然山水之“神”相通,与其“理”契合,那么,即使他们再澄净胸怀去游览、感悟自然山水时,又会多收获些什么呢?再说,“神”本来就是没有具体形貌的东西,难以把握。它栖息于山水形象中,只与同类互相感通。“理”也栖居于山水影迹中。如果能将自然山水的“神”和“理”捕捉到并通过画笔巧妙地表现出来,就真正达到了山水画创作的顶点。
  于是闲居无事,调节心志,饮酒弹琴,展开画卷,静心晤对,坐着就能追想幽深、渺远的自然景致,既不远离世俗社会(关于“天励之藂”,日本学者福永光司认为“天励”可能是“夭励”之误,意为“灾害聚集的地方,即现实的人间社会”。宜从),又可以独自一人神往杳无人迹之境作逍遥游。
  峰峦峻峭,山岫险绝,云烟高远,林木丰茂,古圣先贤映现于眼前,万千灵趣融会着他们的神思,此时我还能干些什么呢?只有畅神而已。使神思和畅,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?
【解读】
  唐人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、明人王绂《书画传习录》、近人郑昶《中国画学全史》、现代俞剑华《中国绘画史》等对《画山水序》均有转录、引用与进一步的发挥。尤其是在明末清初心学与“狂禅”思潮的激荡下,在明清易祚的政治氛围中,明朝遗民山水画家不同于主张“复古”、讲求“法度”的正统派画家,而是主张抛弃法度,皈依宗炳《画山水序》中的精神,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思潮。如“澄怀”就常出现在萧云从的画跋中;程正揆有五百余幅山水画均命名为“卧游图”;渐江称其画斋为“澄怀观”,称其宿处为“澄怀轩”;戴本孝曾有画跋“欲将形媚道,秋是夕阳佳。六法无多德,澄怀岂有涯”和“宗少文(炳)论画云,山川以形媚道,乃知画理精微,自有真赏……触景见心,仁智所乐,不离动静。苟非澄怀,乌足语此”等。
  宗炳《画山水序》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:

  •   其一,强调只有“形上”、“形下”融为一体,且能“妙写”时,才能画好山水。
  •   其二,在山水画论中首次提出“形而上”的“道”、“理”、“神”等观念,并加以探讨,认为它们不仅可以被画家捕捉到,而且还能在绢素上表现出来。
  •   其三,首次深入探讨了山水画创作中的“形而下”问题,如远近、大小的透视问题,以及绢素形制的大小不会影响画家对自然山水真实感的表现等。
  •   其四,第一次提及绘画心理学方面的画理。宗炳认为,创作、欣赏山水画的心理基础是虚静、无为。他认为,不仅山水画创作者与欣赏者在心理上存在着“异质同构”现象,而且创作者、欣赏者与自然山水之间也存在着“异质同构”现象。
  •   其五,初次探讨了山水画中的“畅神”思想,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此前以“劝善惩恶”为主导的绘画功能观。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以后山水画家的创作。
  •   其六,“以形写形、以色貌色”、“栖形感类”、“应目会心”等理念对谢赫“六法”中“应物象形”、“随类赋彩”等观点的提出有重要意义。同时,“以形写形、以色貌色”的观点又与顾恺之的“以形写神”大异其趣———前者更强调主体的“无为”,而后者则更强调主体的“有为”。
  •   其七,强调山水画家应亲自到自然山水中观察、体悟,即“师造化”。北宋郭熙说的“身即山川而取之”,明代王履说的“吾师心,心师目,目师华山”,以及清初石涛说的“山川使予代山川立言也。山川脱胎于予也,予脱胎于山川也,搜尽奇峰打草稿也”等,均源于宗炳的《画山水序》。
<hr/>从形式到观法

中国传统山水画有三种范式,与之相应的是三种典型的绘画形式,分别为立轴、手卷、册页。三种形式的观法与感受有些许不同:

  • 手卷形式来源经卷,观看传统是一只手打开卷轴同时另一只手收起,观看从右向左展开,手卷通常放于几案上,宜近观。手卷提供了一种连续的线性图象,但观看的内容是碎片化、片段式的,边看边收不会同时看到整幅作品,只能通过局部观看联想全貌。使观者无论视觉还是情绪上,都能产生较深的投入感。手卷的尺度接近,一般在30厘米宽。长度则有长有短,分长短卷1米、2米、5米不等,有的甚至长达十余米。如宋王希孟20m长手卷《千里江山图》最为著名,千里江山图开阔的非常具体,如此多却自成格局景别,王希孟延续的全景观是北宋开拓的图示,也是中国画独有的旷观。



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局部


  • 立轴更接近于直接观看,由于它巨障尺度,常悬挂在堂中需站立中远距离观看。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纵206厘米,横103厘米;李唐的《万壑松风图》纵188厘米,横139厘米;郭熙《早春图》纵158厘米,横108厘米。按正常的观看尺度至少高距比4米深超过10米的空间之中。传统大立轴表现视野与经验的方式是垂直方向的铺陈,远近层次与视野的控制,存在三个段落多重视角的转换;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低平—仰望—俯瞰三段式多重视野嵌合在一起,聚焦与凝视成为立轴巨障山水的观看方法。



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

远景-宇宙最高意志的主宰占画面2/3的远景主峰,俯瞰生命,感知生命。
中景-好道、求道、修道的层次,僧人要从画幅的左方翻山越岭,经过危桥,在道路隐晦、丛林密布中探求摸索。
前景-凡俗世界,行旅二人在炎夏中打赤膊、扇扇子,四头驴背驼重物、步履蹒跚。就好像尘俗的世界。



李唐《万壑松风图》



郭熙《早春图》


  • 中国画经常采用的第三种范式是册页。册页提供了一系列的画面,描绘一系列景致,一般以独立表现各景为主,画家很少试图将各页景致统一在同一空间中。(张宏《止园图》是个例外)
  册页追求“幅幅入胜”。观者从一景跳跃到另一景,其间既无连续性又很少有相关性,每幅册页都构图完整,可单独欣赏;各图通常还会题上景致的名称,为诗配图,四季可见。册页可近距离“跳跃式观看”,追求亲切动人的效果,重在空间时间的体验。



册页图解



宋懋晋《寄畅园图册》部分

<hr/>三远的变异

经典的三远
郭熙《林泉高致-山水训》云:“山有三远:自山下而仰山巅,谓之高远;自山前而窥山后,谓之深远;自近山而望远山,谓之平远。高远之色清明,深远之色重晖,平远之色有明有晦。高远之势突兀,深远之境重叠,平远之一冲融 而飘飘渺渺。其人物之在三远也,高远者明了,深远者细碎,平远者冲淡。明了者不短,细碎者不长,冲淡者不大。此三远也。”
郭熙的“三远”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视点、视角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人物在其中的感受

  • 自山下而仰山巅,谓之高远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势突兀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明了
  • 自山前而窥山后,谓之深远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意重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细碎
  • 自近山而望远山,谓之平远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飘飘渺渺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冲淡

郭熙三远之后,宋韩拙《山水纯全集》“郭式谓山有三远,愚又论三远者,有近岸远水,旷阔遥山者,谓之“阔远”;有烟雾溟漠,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,谓之“迷远”;景物至绝,而微茫缥缈者,谓之‘幽远’。”
韩拙的“三远”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效果呈现、空气、透视

  • 有近岸广水,旷阔遥山者,谓之“阔远”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例:元 倪瓒《六君子图》
  • 有烟雾溟漠,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,谓之“迷远”      例:明 傅山《西村夜色》
  • 景物至绝,而微茫缥缈者,谓之“幽远”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例:明 樊圻《山水图》

元  黄公望“三远”例:《写山水诀》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布局、安排

  • 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     例:清 查士标《仿黄公望富春胜览图》
  • 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     例:元 黄公望《富春山居图》
  • 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        例:元 黄公望《丹崖玉树图》

郭熙 韩拙 黄公望所述           三远的差异性

  • 郭——仰  窥  望——视点 视角
  • 韩——旷阔  仿佛  微茫缥缈——效果呈现、空气透视
  • 黄——相连不断  隔开相对  远——布局安排

郭、韩
郭熙讲视点视角,有一定真实性,写生性
韩拙作为所见的补充,是自然气节动态对人的视觉的影响
郭、韩
三远的时代--行旅写生的时代,名山大川
所述是视点与相应视点看法的差异(较大部分为真实视野)
暗示了构图法(二维的再现,表达法)
绘画相当于一个视框      

三远的时代——临习的时代
对书案间的纸张本身负责,纸张作为工作的起点与范围
视点的混乱,重力尽失去,山水弹张

绘画相当于是纸张尺幅内的一个设计,没有观察对象,界限之内的规划   

形象的游历、静止与时间
绘画方式、标准、对象的改变。
临习为主   文案   构图
文化中心的地点的改变    北方的名山大川到南方的秀丽
使得三远的定义发生了本质的变化

视法——布法——设计?
因此是否真实,是否依赖眼睛,已经不重要了   
<hr/>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Copyright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Powered by Discuz!X3.4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